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动力学与控制

2018年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30日

一、前言

2018年,在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国力学学会精神,主办或者协办了多个重要学术会议。通过举办或者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二、本年度工作情况

1.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分数阶微积分能够更加准确描述动力系统中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工程价值。目前,上海大学李常品教授、河海大学孙洪广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申永军教授等人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分数阶动力学专业组。

2.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本年度在学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主要包括:

1)第五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ICDVC2018

2018728日到30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国际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18,简称ICDVC-2018)在石家庄成功召开。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是力学理论和应用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近年来,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际范围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ICDVC 2018由中国力学学会(CSTAM)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石家庄铁道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任大会主席。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主编、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M.Ahmadian教授,千人学者、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erced)的孙建桥教授,国家杰青、陆军工程大学的王在华教授,国家杰青、同济大学的徐鉴教授和国家杰青、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杨绍普教授任共同主席。杨卫院士、胡海岩院士和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校长等领导分别在会议上致辞。匈牙利力学学会理事长Gábor Stépán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兼《Chaos》杂志主编Jürgen Kurths教授、美国Dan Negrut教授、美国H.Ashrafiuon教授、国家杰青胡更开教授等专家做大会报告。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专家、SCI期刊主编和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有6场大会报告,6个主题会场和10个专题会场,270场分会场报告,116份展示海报。会议涉及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多体系统、分析力学、随机系统动力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

 = 1 \* GB3 非线性动力学方向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混沌动力学、分形动力学和复杂系统的控制与同步。

 = 2 \* GB3 振动与控制方向重点研究离散和连续系统的振动理论、系统的被动和主动控制、信号处理、识别与诊断、机电系统、转子系统和其他工程应用。

 = 3 \* GB3 在多体系统中研究重点多体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接触和碰撞问题、数值仿真、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

 = 4 \* GB3 系统的约束条件、对称性与保守性、Birkhoff动力学以及分析动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是分析力学主题中的难点。

 = 5 \* GB3 在随机系统动力学方面重点探讨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随机系统的响应与稳定性、随机分岔和混沌、随机非光滑系统动力学和分数阶动力学与控制。

 = 6 \* GB3 还有其他交叉学科中涉及到的神经动力学、生态学、流行病和环境科学的动力学、生物系统动力学、经济和金融动力学、微纳机械系统动力学、铁路车辆和运输系统的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和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等方面。

ICDVC是动力学、振动与控制领域的高端国际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在国内外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会议汇集了国内外动力学、振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实验和工程应用等方面交流最新成果,探讨本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就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多体动力学、分析力学、随机动力学、交叉学科动力学等专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本次会议为动力学、振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和年轻学者提供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邀请了国际上知名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与交流该领域的新成果,同时向国际学术界展现了我国近几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探索新方向和新问题、展望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合作途径。

2第十八届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

2018659日,第18届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18th U.S.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USNCTAM2018) 在美国芝加哥召开. 本次大会由美国力学国家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旨在探讨和交流近四年世界范围内在理论和应用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会,近300人来自中国。其中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共组织连续介质的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动力学的新进展及工业应用、工程系统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等4 个专题研讨会,报告了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最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

连续介质的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共收到9 份报告摘要,北京工业大学马莉、杨绍武、牛燕、吴美琦、刘亚泽、刘涛,国立台湾大学吴亦莊,河海大学沈仁杰,华中科技大学蒋天利等到会报告了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新型气动力下旋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非经典边界条件下在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动力学,预扭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双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双稳态压电材料板动力学的跳跃现象,两端覆膜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混沌动力学,基于高阶变形理论的厚板的振动分析,基于高斯核函数和状态空间方法的广义阻尼模型的描述,线性剪切错流作用下简支输流管道的动力学学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多体系统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共收到21 份报告摘要,北京理工大学的4 位学者以及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5 位学者报告了最新研究进展.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田强、靳艳飞、孔伟振、王帅分别报告了多柔体系统的结构尺寸与拓扑优化问题,微重力环境下液体在柔性容器中的动力学行为,模块化拼装的天线展开动力学建模和索网找形分析,高斯白噪声激励下承受轴向载荷的非线性单稳态压电俘能器的随机响应和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动力学的新进展及工业应用专题研讨会收到18份报告摘要,来自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司春棣、任剑莹,上海交通大学卫一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北京邮电大学孙晓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丽媛,华中科技大学王梦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登贵,南京林业大学陈宁,西安交通大学吴莹和北京邮电大学石霞等分别报告了基于可调Q 因子小波变换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沥青路面的温度--渗流--应力耦合动响应,基于APDL 的车辆--曲桥系统动力学相应,碰撞振动系统能量吸收的三次非线性模型,预应力下石墨烯的热振动,噪声诱导的神经元网络的随机多共振,基于齿状回–CA3 神经回路计算模型的颞叶性癫痫的瞬态动力学,基于多宿主模型的弓形虫株病毒毒力演化,基于小世界拓扑空间扩展神经域模型的癫痫局灶性发作传播动力学,基于动力学理论的中医经络原理分析,被忽略的- 氨基丁酸能星形胶质细胞: 钙离子动力学和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具有时滞抑制性突触的神经元网络的节律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工程系统中的动力学与控制专题研讨会共收到9 份报告摘要,西安交通大学江俊、洪灵、孙亚辉,石家庄铁道大学的赵俊武,天津大学的丁千等5 位学者分别报告了自激机制下的非线性模态及其在转子-- 定子碰摩系统响应预测中的应用,存在模糊不确定性的分段光滑转子-- 定子碰摩系统的隶属分布函数演化动力学,基于随机灵敏度函数法的噪声系统分叉临界条件,基于非线性三向耦合模型的重载车辆积分ABS/ESP 控制,转子系统的弹性环形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3)第十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于82730日在北京宽沟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参会代表大部分为40岁以下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优秀青年学者。

828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基础科研部部长王佳楠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龙腾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科学处处长詹世革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会议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绍普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院士分别致开幕词。

开幕式结束后,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及其面临的工程动力学问题》、《从刚性结构到柔性结构机电装备的设计演变》以及《弹性波与介质相互作用及调控》的大会特邀报告。参会的青年学者与特邀报告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828日下午与29日,北京理工大学张景瑞教授、清华大学龚胜平副教授、东北大学王延庆教授、华侨大学陈林聪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王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瞿叶高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彭海军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锐副教授8位青年学者分别作了会议邀请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本次会议还收到青年代表制作学术海报15张,代表们在会议间隙就相关海报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最后,经青年学者代表集体投票决定:第十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高长生教授负责会议筹办事宜。

4)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

20181019日至22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美丽的绍兴市隆重举行“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汇报我国分析力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近两年的研究成果,研讨分析力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绍兴文理学院承办。

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析力学学科组组长郭永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力学学会原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刘延柱先生致开幕词,对分析力学学科多年来在梅凤翔先生的带领下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学科的未来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华小洋教授致欢迎词,详细介绍了绍兴文理学院的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光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杨绍普教授代表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分析力学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要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丰富解析-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促进年轻队伍的成长,对学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哈尔滨工程大学梁立孚先生,安徽师范大学的丁光涛教授,同济大学的徐鉴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琪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王在华教授,浙江大学黄志龙教授,广州大学文桂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赵晓华教授、许学军教授,青岛大学潘振宽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戈新生教授、张奇志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岳宝增教授、吴惠彬教授、史东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杨晓松教授、苏州科技大学张毅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罗绍凯教授、傅景礼教授,商丘师范学院陈向炜教授、李彦敏教授、刘翠梅教授、郑世旺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薛紜教授,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周进教授,江南大学贾立群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姚文莉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胡伟鹏教授、华侨大学陈林聪教授、绍兴文理学院楼智美教授等来自全国4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100余人。

大会报告有梁立孚教授的《非保守非线性刚--弹耦合动力学的Lagrange方程》、刘才山教授的《自行车动力学及自稳定现象》、黄志龙教授的《非光滑系统的稳态随机响应分析》、文桂林教授的《基于结晶生长规律的大规模群体机器人自组装控制算法》、杨晓松教授的《Determining Controllability of Snakeboard by Lie algebra and differential Forms--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eometric control》、史东华教授的《Hamel形式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丁光涛、傅景礼、薛纭、罗绍凯、张宏彬,姚文莉、楼智美、陈林聪8位教授做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同时本次会议还有30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代表作了分会场报告。

会议期间,郭永新教授主持召开了分析力学组扩大工作会议。王琪教授、刘才山教授、邓子辰教授、王在华教授、黄志龙教授、文桂林教授,赵晓华教授、戈新生教授、杨晓松教授、张毅教授、薛纭教授、傅景礼教授,张宏彬教授、楼智美教授,史东华博士等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分析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力学学科的“十四五”规划问题。为了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增强学科之间的互补性,从而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会议讨论了分析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及航天动力学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的问题。同时本次会议还讨论了和《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辑部联合出版《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分析力学专刊的相关事宜,汇报了专刊的组织工作,并预计于2019年出版。

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分析动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分析力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和分析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拟定,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将与第十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会议和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会议一共同于20195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由国防科技大学承办。同时讨论了由广东医学院于2020年承办第一届全国分析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5全国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

2018413-17日,全国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在山水名城广西柳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多体动力学专业组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共同主办,广西科技大学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上海大学等多个高校的国内知名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参会人员主要包括院士、杰青、长江、优青、青长等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和青年骨干。

本次会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得到广西柳州市和广西科技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会议开幕式由辽东学院校长郭永新教授主持,柳州市常务副市长王伟、广西科技大学校长李思敏和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覃伟年等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

会议特邀胡海岩院士、张伟教授、曹登庆教授、刘才山教授、王树新教授、丁千教授、江俊教授、祝长生教授、陆启韶教授、史东华教授、任革学教授、许勇教授、乔栋教授等13位知名专家学者在动力学反问题、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航天动力学、随机动力学、神经动力学、转子动力学等领域做引领性的、前瞻性的、全局性的科学问题和发展策略报告,会议现场气氛活跃,参会代表争先发言,围绕报告内容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剖析。

2018全国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是一次高水准的学术盛会,涉及领域基本包含了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不同分支。通过本次会议的举行及后续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互相合作平台,对提升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

除了以上这些规模较大的会议外,还组织或协办了众多的小型会议、分会场或者论坛,包括:“陕西地区动力学与控制沙龙”、京津冀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论坛、全国神经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等。

通过这些学术会议或者学术论坛,丰富了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研究内容,促进了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升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1.协助筹办暑期的中国力学大会,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学者申报专题研讨会;

2.第十七届非线性振动暨十四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

3.The 8th Symposium on the Mechanics of Slender Structures

4.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论坛;

5.第十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一、前言

2018年,在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国力学学会精神,主办或者协办了多个重要学术会议。通过举办或者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二、本年度工作情况

1.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分数阶微积分能够更加准确描述动力系统中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工程价值。目前,上海大学李常品教授、河海大学孙洪广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申永军教授等人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分数阶动力学专业组。

2.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本年度在学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主要包括:

1)第五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ICDVC2018

2018728日到30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国际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18,简称ICDVC-2018)在石家庄成功召开。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是力学理论和应用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近年来,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际范围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ICDVC 2018由中国力学学会(CSTAM)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石家庄铁道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任大会主席。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主编、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M.Ahmadian教授,千人学者、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erced)的孙建桥教授,国家杰青、陆军工程大学的王在华教授,国家杰青、同济大学的徐鉴教授和国家杰青、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杨绍普教授任共同主席。杨卫院士、胡海岩院士和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校长等领导分别在会议上致辞。匈牙利力学学会理事长Gábor Stépán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兼《Chaos》杂志主编Jürgen Kurths教授、美国Dan Negrut教授、美国H.Ashrafiuon教授、国家杰青胡更开教授等专家做大会报告。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专家、SCI期刊主编和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有6场大会报告,6个主题会场和10个专题会场,270场分会场报告,116份展示海报。会议涉及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多体系统、分析力学、随机系统动力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

 = 1 \* GB3 非线性动力学方向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混沌动力学、分形动力学和复杂系统的控制与同步。

 = 2 \* GB3 振动与控制方向重点研究离散和连续系统的振动理论、系统的被动和主动控制、信号处理、识别与诊断、机电系统、转子系统和其他工程应用。

 = 3 \* GB3 在多体系统中研究重点多体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接触和碰撞问题、数值仿真、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

 = 4 \* GB3 系统的约束条件、对称性与保守性、Birkhoff动力学以及分析动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是分析力学主题中的难点。

 = 5 \* GB3 在随机系统动力学方面重点探讨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随机系统的响应与稳定性、随机分岔和混沌、随机非光滑系统动力学和分数阶动力学与控制。

 = 6 \* GB3 还有其他交叉学科中涉及到的神经动力学、生态学、流行病和环境科学的动力学、生物系统动力学、经济和金融动力学、微纳机械系统动力学、铁路车辆和运输系统的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和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等方面。

ICDVC是动力学、振动与控制领域的高端国际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在国内外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会议汇集了国内外动力学、振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实验和工程应用等方面交流最新成果,探讨本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就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多体动力学、分析力学、随机动力学、交叉学科动力学等专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本次会议为动力学、振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和年轻学者提供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邀请了国际上知名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与交流该领域的新成果,同时向国际学术界展现了我国近几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探索新方向和新问题、展望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合作途径。

2第十八届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

2018659日,第18届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18th U.S.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USNCTAM2018) 在美国芝加哥召开. 本次大会由美国力学国家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旨在探讨和交流近四年世界范围内在理论和应用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会,近300人来自中国。其中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共组织连续介质的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动力学的新进展及工业应用、工程系统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等4 个专题研讨会,报告了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最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

连续介质的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共收到9 份报告摘要,北京工业大学马莉、杨绍武、牛燕、吴美琦、刘亚泽、刘涛,国立台湾大学吴亦莊,河海大学沈仁杰,华中科技大学蒋天利等到会报告了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新型气动力下旋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非经典边界条件下在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动力学,预扭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双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双稳态压电材料板动力学的跳跃现象,两端覆膜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混沌动力学,基于高阶变形理论的厚板的振动分析,基于高斯核函数和状态空间方法的广义阻尼模型的描述,线性剪切错流作用下简支输流管道的动力学学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多体系统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共收到21 份报告摘要,北京理工大学的4 位学者以及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5 位学者报告了最新研究进展.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田强、靳艳飞、孔伟振、王帅分别报告了多柔体系统的结构尺寸与拓扑优化问题,微重力环境下液体在柔性容器中的动力学行为,模块化拼装的天线展开动力学建模和索网找形分析,高斯白噪声激励下承受轴向载荷的非线性单稳态压电俘能器的随机响应和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动力学的新进展及工业应用专题研讨会收到18份报告摘要,来自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司春棣、任剑莹,上海交通大学卫一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北京邮电大学孙晓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丽媛,华中科技大学王梦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登贵,南京林业大学陈宁,西安交通大学吴莹和北京邮电大学石霞等分别报告了基于可调Q 因子小波变换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沥青路面的温度--渗流--应力耦合动响应,基于APDL 的车辆--曲桥系统动力学相应,碰撞振动系统能量吸收的三次非线性模型,预应力下石墨烯的热振动,噪声诱导的神经元网络的随机多共振,基于齿状回–CA3 神经回路计算模型的颞叶性癫痫的瞬态动力学,基于多宿主模型的弓形虫株病毒毒力演化,基于小世界拓扑空间扩展神经域模型的癫痫局灶性发作传播动力学,基于动力学理论的中医经络原理分析,被忽略的- 氨基丁酸能星形胶质细胞: 钙离子动力学和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具有时滞抑制性突触的神经元网络的节律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工程系统中的动力学与控制专题研讨会共收到9 份报告摘要,西安交通大学江俊、洪灵、孙亚辉,石家庄铁道大学的赵俊武,天津大学的丁千等5 位学者分别报告了自激机制下的非线性模态及其在转子-- 定子碰摩系统响应预测中的应用,存在模糊不确定性的分段光滑转子-- 定子碰摩系统的隶属分布函数演化动力学,基于随机灵敏度函数法的噪声系统分叉临界条件,基于非线性三向耦合模型的重载车辆积分ABS/ESP 控制,转子系统的弹性环形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3)第十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于82730日在北京宽沟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参会代表大部分为40岁以下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优秀青年学者。

828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基础科研部部长王佳楠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龙腾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科学处处长詹世革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会议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绍普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院士分别致开幕词。

开幕式结束后,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及其面临的工程动力学问题》、《从刚性结构到柔性结构机电装备的设计演变》以及《弹性波与介质相互作用及调控》的大会特邀报告。参会的青年学者与特邀报告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828日下午与29日,北京理工大学张景瑞教授、清华大学龚胜平副教授、东北大学王延庆教授、华侨大学陈林聪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王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瞿叶高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彭海军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锐副教授8位青年学者分别作了会议邀请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本次会议还收到青年代表制作学术海报15张,代表们在会议间隙就相关海报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最后,经青年学者代表集体投票决定:第十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高长生教授负责会议筹办事宜。

4)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

20181019日至22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美丽的绍兴市隆重举行“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汇报我国分析力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近两年的研究成果,研讨分析力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绍兴文理学院承办。

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析力学学科组组长郭永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力学学会原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刘延柱先生致开幕词,对分析力学学科多年来在梅凤翔先生的带领下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学科的未来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华小洋教授致欢迎词,详细介绍了绍兴文理学院的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光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杨绍普教授代表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分析力学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要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丰富解析-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促进年轻队伍的成长,对学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哈尔滨工程大学梁立孚先生,安徽师范大学的丁光涛教授,同济大学的徐鉴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琪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王在华教授,浙江大学黄志龙教授,广州大学文桂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赵晓华教授、许学军教授,青岛大学潘振宽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戈新生教授、张奇志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岳宝增教授、吴惠彬教授、史东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杨晓松教授、苏州科技大学张毅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罗绍凯教授、傅景礼教授,商丘师范学院陈向炜教授、李彦敏教授、刘翠梅教授、郑世旺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薛紜教授,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周进教授,江南大学贾立群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姚文莉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胡伟鹏教授、华侨大学陈林聪教授、绍兴文理学院楼智美教授等来自全国4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100余人。

大会报告有梁立孚教授的《非保守非线性刚--弹耦合动力学的Lagrange方程》、刘才山教授的《自行车动力学及自稳定现象》、黄志龙教授的《非光滑系统的稳态随机响应分析》、文桂林教授的《基于结晶生长规律的大规模群体机器人自组装控制算法》、杨晓松教授的《Determining Controllability of Snakeboard by Lie algebra and differential Forms--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eometric control》、史东华教授的《Hamel形式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丁光涛、傅景礼、薛纭、罗绍凯、张宏彬,姚文莉、楼智美、陈林聪8位教授做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同时本次会议还有30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代表作了分会场报告。

会议期间,郭永新教授主持召开了分析力学组扩大工作会议。王琪教授、刘才山教授、邓子辰教授、王在华教授、黄志龙教授、文桂林教授,赵晓华教授、戈新生教授、杨晓松教授、张毅教授、薛纭教授、傅景礼教授,张宏彬教授、楼智美教授,史东华博士等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分析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力学学科的“十四五”规划问题。为了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增强学科之间的互补性,从而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会议讨论了分析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及航天动力学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的问题。同时本次会议还讨论了和《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辑部联合出版《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分析力学专刊的相关事宜,汇报了专刊的组织工作,并预计于2019年出版。

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分析动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分析力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和分析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拟定,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将与第十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会议和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会议一共同于20195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由国防科技大学承办。同时讨论了由广东医学院于2020年承办第一届全国分析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5全国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

2018413-17日,全国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在山水名城广西柳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多体动力学专业组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共同主办,广西科技大学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上海大学等多个高校的国内知名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参会人员主要包括院士、杰青、长江、优青、青长等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和青年骨干。

本次会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得到广西柳州市和广西科技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会议开幕式由辽东学院校长郭永新教授主持,柳州市常务副市长王伟、广西科技大学校长李思敏和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覃伟年等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

会议特邀胡海岩院士、张伟教授、曹登庆教授、刘才山教授、王树新教授、丁千教授、江俊教授、祝长生教授、陆启韶教授、史东华教授、任革学教授、许勇教授、乔栋教授等13位知名专家学者在动力学反问题、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航天动力学、随机动力学、神经动力学、转子动力学等领域做引领性的、前瞻性的、全局性的科学问题和发展策略报告,会议现场气氛活跃,参会代表争先发言,围绕报告内容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剖析。

2018全国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是一次高水准的学术盛会,涉及领域基本包含了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不同分支。通过本次会议的举行及后续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互相合作平台,对提升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

除了以上这些规模较大的会议外,还组织或协办了众多的小型会议、分会场或者论坛,包括:“陕西地区动力学与控制沙龙”、京津冀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论坛、全国神经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等。

通过这些学术会议或者学术论坛,丰富了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研究内容,促进了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升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1.协助筹办暑期的中国力学大会,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学者申报专题研讨会;

2.第十七届非线性振动暨十四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

3.The 8th Symposium on the Mechanics of Slender Structures

4.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论坛;

5.第十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