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流体控制工程

2019年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5日

2019年,流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秉承“求实求是、创新发展”的精神,把工作往实处做,往深里做,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会的平台作用,汇集科技资源开展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进一步推动流体动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本年度工作情况

1.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第八届委员会在主任委员朱新才教授的领导下,分工负责,积极开展学会的工作。本年度学会分别成立了工业专家组、军工专家组、青年专家组3个专家组。工业专家组将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军工专家组将推动军工战略性重大工程高技术创新;青年专家组将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共聘请专家委员103人(工业组33人,军工组24人、青年组46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其中高校49所,占比79%;研究机构与企业13家,占比21%

20191109日,在浙江嘉兴市召开了“2019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议”。与会委员听取了袁锐波秘书长的工作汇报及会刊的创办情况,就学会建设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并就会刊工作展开了讨论。学会会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20183月创刊至今,共出版8期刊物。

2.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1)学术会议

20191109日至1111日,以创新动力、绿色发展、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20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嘉兴学院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嘉兴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嘉兴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燕山大学、中原工学院、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中之杰流体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企业协办。来自嘉兴市政府、国内外63所高校、9家科研院所、23家企业、21家媒体的参会代表约500人莅会。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杨华勇首先致辞。他说,第20届流

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是中国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领域产、学、研、政紧密结合的高端交流平台,促进了与会专家、科研院所及各企业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对国内外机电液领域技术创新资源进行了集成与共享,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姜波,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新才,嘉兴学院校长卢新波,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田波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

本次会议大会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来自国内外流体领域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就液压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流体动力学、电液驱动技术、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作了题为《Application Engineering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Us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主题报告,报告对液压元件三维制造的背景、应用、挑战、趋势作了详细说明。美国普渡大学Andrea Vacca教授作了题为《An efficient electro-hydraulic drive technology for off-road vehicles》的主题报告,他将目前美国最大的流体研究实验室——Maha Fluid Power Research Center关于流体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享。斯诺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Božidar Šarler教授作了题为《Simulation of Micro-Jets for Sample Delivery in Femtosecond Crystallography》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飞秒晶体学中样本传输的微射流模型,提出了计算流体力学的新思路。室兰工业大学的Toshiharu Kazama教授作了题为《Cavitation Erosion in Hydraulic Equipment: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油-液压和水-液压组件中的气蚀现象,并对他所研究的解决办法——喷射空化侵蚀法进行了阐释。广岛大学的Takuji Nakashima教授作了题为《 Unsteady aerodynamics of automobile under real-world conditions》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汽车在真实环境里运行的情况下关于其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中的研究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姜继海教授作了题为《液压锥形节流阀口气穴发光现象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以液压锥阀节流阀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探究阀开口大小、压差、温度、粘度不同条件对于发光现象的影响,进而解释液压油液的发光现象并完善气穴发光理论,探究液压油液发光的机理。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左春柽教授、重庆理工大学邵家儒教授、赛克思液压股份科技有限公司高魏磊先生,沈阳中之杰流体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韩明礼先生分别作了大会报告。此外,大会还举行了圆桌论坛,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姜继海教授、美国普渡大学Andrea Vacca 教授、卢布尔雅那大学Božidar Šarler教授、吉林大学刘昕晖教授就液压的基础性研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外,还组织了8个分论坛的报告会。

会议成为了汇聚机电液前沿理论、提供全球机电液领域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领域引领能力进一步加强。本次会议期间,在嘉兴市政府的支持下,专委会和嘉兴市科协、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嘉兴学院南湖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等共建了“嘉兴光机电液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创新服务驿站”及“嘉兴智能装备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共享平台,同期举行了专家与企业、科研机构对接会、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考察等多项活动,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一条快车道,为科技成果落地创建了新平台。

2)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机电液工程学报》)是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共同创办的展现机电液领域先进研究成果的国际英文期刊,目前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创刊近两年。

1)刊物为英文季刊,一年4期,一期6~8篇文章;语言类型为英文。(2)合作出版商:InderScience出版集团。(3)开放情况:订阅式阅读,非OA。(4)审稿制度:通过InderScience投稿系统进行双盲审。(5)编委及审稿专家队伍:
   
目前编委会有国内编委11名,海外编委66名,审稿专家124人,海外编委占比达到85.7%。海外编委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沙特阿拉伯、瑞典等国家的世界知名大学和机电液领域著名科研院所的博士、教授;国内编委主要来自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等著名高校。重庆大学邵毅敏教授担任国内主编,海外主编为Timon Rabczuk教授(德国魏玛大学计算力学终身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引用超过9000次,H-index49,被ISI分别列为“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两个领域的“高引用学者”,是为数不多的在两个领域同时列入“高引用学者”的科学家,其学术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6)出刊情况

20183月创刊至今,共出版8期刊物, 2018年共出版文章25篇,基本正期出刊。这8期刊物的作者来源十分广泛,涉及20个国家和35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符合国际知名数据库对新刊遴选的标准,即广泛的作者来源,海外文章占比达到80%

(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1.组织工作:

    加强专委会的领导工作,正式设立专委会昆明秘书处和重庆秘书处。建立秘书处的联动工作机制,完善专委会的议事决策机制和委员责任制度,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委员的作用。

    做好三个工作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专委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学术工作:

    成立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定期研讨流体动力与机电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学会学术发展目标和技术拓展方向,给予青年学者以学术指导。把握学会期刊的学术方向和内容,作好期刊学术规划,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和建议。

    继续依托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继续做好学会期刋的办刊工作,动员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投入办刊。

3.科技工作

    发挥平台作用,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联系,积极筹划联合申报国家重点项目及平台。

    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嘉兴光机电液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创新服务驿站”及“嘉兴智能装备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依托学会各成员单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及平台”,汇集科技成果及企业需求,构建专家智库及技术经理人队伍,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及社会服务,每年实施技术转移不少于10项。充分体现学会创会宗旨,提高学会知名度。

4.网站建设。

    进一步做好网站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网络的连锁效应,为各位委员专家的交流、学术科技宣传、科技成果展示、技术需求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