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固体力学

2020年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4日

2020年,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在学会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换届,并积极、平稳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组织或参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促进了固体力学的发展,为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同行了解固体力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2020年的亮点工作

在学会的领导下,第10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各专业组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已于8月底全部组建完毕。受新冠疫情影响,学会及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均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用感的新要求,在国内疫情取得实质性控制的情形下,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在兰州组织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10届固体力学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固体力学发展机遇与前沿挑战研讨会”,就未来5年任期内固体力学的科学研究及其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研讨。会议的召开得到了主办方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会的大力支持。会议围绕“极端使役环境条件下的固体力学”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固体力学的国家杰青等75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又和教授主持,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徐生成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分布代表承担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致辞。应邀的8个大会报告人分别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赵红卫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博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和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张兴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兰州大学郑晓静教授应邀出席大会并主持了大会的学术报告。随后,与会学者围绕固体力学前沿领域中的核心科学和“卡脖子”工程技术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全面审视了固体力学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研讨了如何推进新的固体力学研究方法与研究途径,以期拓展新的研究增长点来提升我国固体力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解决工程中“卡脖子”问题的能力,进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固体力学的持续快速发展。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出席会议的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还专门召开了会议,通报了换届以来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并征求了今后的工作意见与建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增设“波动力学专业组”的建议报告。专业委员会党小组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和安排了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及其近期党中央对于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新要求、新使命与新担当。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按照中国力学学会第11届理事会第3次全体常务理事会会议有关工作部署,并根据《中国力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编委会管理规定》《中国力学学会专业组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完成了下属6个专业组的换届。

换届后,复合材料专业组联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筹备和成功组织了第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专业组为促进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际交流方面,固体力学专委会复合材料专业组作为主要组织方之一与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静冈大学等正在共同筹备第七届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JSMAMS2021)。与此同时,专业组还将继续举办好第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该会议已经初步确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将聚焦复合材料力学与重大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当前亟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会议将继续兼顾力学学术与工程特色。

换届后的生物材料及仿生专业工作组积极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如,20201120-21日,负责组织了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中的“医工融合中的生物力学前沿问题”分会场,邀请了八位青年学者做了报告并进行了线上交流。于20201121-22日举办了第四届生物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共35人,安排学术报告27个,促进了学组内青年学者在生物材料、仿生、力学深度交叉方面学术研讨与合作交流。同时,于20201122日举办了青年学者发展指导论坛。邀请了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姜宗来教授、张西正教授做了“学科交叉 奋发有为”、“不忘初心砥砺行,筚路蓝缕薪火传”的报告,并请两位专家与青年学者开展了讨论座谈会,激发年轻一代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学科领域做出更大学术贡献。生物材料及仿生专业工作组组长季葆华教授还于20201127日以题为细胞生物力学做了中国科协科视界线上科普讲座,受众为中学生,为中学生普及了细胞相关研究中不仅存在生物学问题,还存在大量力学问题,且力学对生物学因素具有调控和影响作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与反响。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本年度固体力学专业委会主办了多项较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

1. 成功举办了“力学及复合材料”国际暑期学校

2020715日至831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力学及复合材料”国际暑期学校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召开,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国际暑期学校总出席人数达到了10000余人次,共邀请了十余个国家及地区的4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累计报告48场,是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本次会议报告水平高,与会代表讨论积极,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会议取得了极大成功。

本届国际暑期学校由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承办,于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按照专题组织开展。暑期学校包括青年班和大师班,邀请多名国内外的力学或复合材料领域青年学者及院士为哈工大及兄弟高校师生开展网络学术报告活动。会议分为八个专题,重点交流了国际力学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韩杰才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熊健教授担任会议活动负责人及联系人。本届暑期学校设置了夹芯材料与结构、热防护材料与结构、多功能材料与结构、轻质材料与结构、薄膜轻量化功能材料与结构、陶瓷材料与结构、超材料与结构、复合材料强度与破坏和结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九个专题。

本次会议由会议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熊健教授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共邀请了五位国际院士做了专题报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J.N Reddy做了四场专题报告,Reddy院士详细的为哈工大师生介绍了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剪切变形理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高华健做了题为《Engineer metals with internal interfaces for enhanced mechanical performance》的报告,介绍了通过电化学方法引入梯度纳米孪晶,在金属铜中成功构建了结构梯度,实现了材料强度和硬度的同时增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Norman Fleck做了题为《Mechanics of Lattice Materials》的专题报告,为大家介绍了晶格材料的力学行为、微观变形以及为大家介绍了晶格材料力学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Debes Bhattacharyya做了题为《History, Applications and Fire Characterizations of Composite Materials》的专题报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历史、应用和防火特性;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邱建辉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不使用粘接剂的热连接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连接技术间的利弊,并详细介绍了高分子材料与其他材料之间先进的直接连接技术。会议吸引了大量的哈工大及兄弟院校师生的参与,大家踊跃参与了这次与大师线上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提高了研究视野,理清了研究思路。

会议还邀请多位国际会士会士(Fellow)做了专题报告,AIAAASMESEMAAM学会会士,密歇根大学Daniel J. Inman教授作了题为《Smart composites for morphing aircraft》的专题报告,报告中以多个实际例子为大家讲述了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ASMEIOPHKIE学会会士,香港中文大学Wei-Hsin Liao 教授作了《Smart Materials, Adaptive Structures, Intelligent Systems》报告,为大家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智能材料、自适应结构和智能系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AAAS学会会士、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Ramesh Talreja讲座教授为大家做了两场报告:首先分析了目前断裂理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多尺度分析、约束效应以及制造缺陷三个方面介绍了物理建模解决破坏理论面对的挑战;SIAM学会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Ralph C. Smith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for Smart Materials and Adaptive Structures》的报告,为大家讲述了智能材料系统的灵敏度分析和不确定量化研究。

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当前力学及复合材料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和固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学者对本次会议的召开及学术报告的水平进行了高度评价,提升了固体力学的影响力与研究水平。

2.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

由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复合材料专业组发起,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联合主办,复合材料专业组、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陕西省力学学会联合组织的第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于20201023日至25日在西北工业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26所高校师生和10家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科技工作者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郑锡涛教授、同济大学黄争鸣教授和复合材料专业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果立成教授担任共同主席。西北工业大学郑锡涛教授主持开幕式,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成来飞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张伟伟教授和同济大学黄争鸣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和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和大会主席致辞,果立成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

大会邀请了国内从事复合材料与力学研究的22名专家学者,就复合材料与力学的最新发展、重大工程需求及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商飞副总师郑晓玲研究员、中航复材副总经理李宏运研究员、611所副总师李刚研究员、623所副总师杨胜春研究员、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副总师王维岩研究员、航天703所副总师赵云峰研究员、航天43所科技委主任崔红研究员、602所一级技术专家吕乐丰研究员、中航工业一飞院一级技术专家贾欲明研究员等航空航天领域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从行业角度提出了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重大需求;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姚卫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果立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段玉岗教授、浙江大学秦发祥教授、清华大学姚学峰教授、武汉大学胡衡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丽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张永存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许英杰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祖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武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闫雷雷副教授等人分享了各自在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为研讨会的特色,研讨会专门安排了讨论交流环节,工业领域专家、高校学者和参会学生在现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共同探讨了当前和未来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和技术问题。

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以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国防等重大工程领域对复合材料力学相关需求为背景,为高校学者和工程专家提供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灵感,从而促进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深度结合。本次大会邀请的航空航天相关研究所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众多总工程师,从“用”的角度对复合材料力学的应用现状和使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制造和测试单位结合航空航天领域对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需求从“产”的角度进行了汇报交流,国内著名高校教授从“研”的角度介绍了复合材料力学结合应用需求进行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青年学者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从“学”的角度针对复合材料力学学习方面的困惑与专家进行了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复合材料力学“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交流,做到了直击学术和工程的灵魂。正如一位企业参会代表所言“此次会议,堪称学术界的吸粉会,吸引了国内核心科研院所、航空工业领域厂家、顶级学术技术精英、顶级后起之秀参与,是一场跨界、跨省、夸年龄的头脑风暴”。

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由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复合材料专业组发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4届。在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领导下,复合材料专业组通过发起该研讨会力争为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提供一个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该研讨会目前每年举办1次。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1.积极组建了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党组织

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现有委员28人,其中中共正式党员23人,预备党员0人。根据中国科技社团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党委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和《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关于推进学会所属分支机构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2020年修订版)》,为了发挥党组织在分支机构中的政治核心、思想引领、组织保障作用,固体学专业委员会周又和主任于20201019日向中国力学学会会提交了组建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的申请报告:党小组组长拟由周又和教授担任,副组长由王建祥教授担任。

1127-29日,在兰州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10届固体力学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固体力学发展机遇与前沿挑战研讨会”之际,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党小组还认真讨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与固体力学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勇担新时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参与了学会的扶贫脱贫攻坚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份,在理事长方岱宁院士的建议安排下,学会拟在甘肃建立一对口扶贫点,并将此交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又和负责落实。在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又和教授的组织协调下,中国力学学会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达成对口扶贫点的合作协议,202088日协议签订仪式在皋兰县举行。兰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皋兰县委书记、县长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院士、副理事长郑晓静院士、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及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又和教授、常务理事兼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记增教授、理事兼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王省哲教授、理事和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张兴义教授、理事和兰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雍华东教授、兰州大学人才办董廷云副主任和中国力学学会部分会员代表及学会秘书处党支部委员等一行近40人参加了协议签订仪式,理事长方岱宁院士和皋兰县县长杜宁让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在兰州市与皋兰县领导的陪同下,还参观了皋兰县建成的农业生态园,慰问了贫困户等。按照方岱宁理事长的要求,此次帮扶的特点是要发挥学会的教育资源与科技力量,有针对性地在帮学与科技帮扶方面发挥出学会的作用,并就今后三年的帮扶工作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五、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度,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计划。

1.2021424-25日在北京举行“固体力学前沿研讨会--暨王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会议由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承办,《力学与实践》期刊协办。

2.20215月在湖南长沙举办高速列车运动特性和关键结构可靠性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北京交通大学承办。

3.20215-6月在湖北武汉举办损伤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讨会,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力学学会承办。

4.20217-10月在湖北武汉举办航空航天中的极端环境力学产学研高峰论坛,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力学学会承办。

5.20211017-1022日在北京举办第十五届亚太工程塑性力学与应用会议(AEPA 2021),会议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和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塑性力学专业组承办。

6.20211020-10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机械超材料设计理论与应用力学研讨会,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承办。

7.202111月在重庆举办第四届全国热应力大会,会议由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承办。

8.20201120-112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装备振动与噪声控制青年论坛暨力学超材料/结构理论与应用研讨会,会议由国防科技大学装备综合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