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流变学

2022年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一、2022年亮点工作

本年度,专委会贯彻“加强国际交流、加强青年工作,推动流变学学科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国际流变学大会申办、青年学术论坛举办等方面继续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亮点工作如下:

1、积极有效化解不利因素干扰,稳步推进国际流变学大会申办工作

举办国际流变学大会是我国流变学界几代人的夙愿。2021年,我们提交的2027年国际流变学大会(ICR2027)申办书已获得亚太地区各国流变学会的一致支持和国际流变学会(ICR)领导层好评。2022年,专委会毫不松懈,继续稳步推进申办工作。但是,复杂的国际形势叠加疫情影响,给会议申办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干扰。专委会高度重视,两次召开了主任委员会议专题研究申办工作。副主任委员袁学锋教授牵头,积极开展了多个不同层面的工作,在国际上广泛争取支持,同时也有效化解了若干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目前,获得ICR2027举办权的前景总体乐观。现正按ICR要求,对会议举办方案进行细化、完善,修改后的申办书将于年底前提交ICR评审。最终举办权将于明年8月份在希腊举行的ICR2023闭幕式上公布。

2、克服疫情影响,进一步丰富学术交流

2022年,专委会以专业组成立为契机,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推进学术交流。本年度专委会计划安排中国力学大会2021+1流变学分会场、第十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第一届石油流变学青年学术沙龙、第一届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电-磁流变学大连论坛、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等六场学术交流活动。

在上述学术交流中,青年学术沙龙/论坛系在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大会流变学分会场、中国化学会年会流变学分会“三大学术活动”的基础上由专委会主办的、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组织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今年的两个沙龙、论坛均由工业流变学专业组负责组织。电-磁流变学论坛、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则分别由电-磁流变学专业组、高分子流变学专业组组织。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1、专业组建设

经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本专委会成立了电-磁流变学、高分子流变学、工业流变学三个专业组,为汇聚相关方向的研究力量、推进相关领域流变学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抓手。专业组组建中,专委会贯彻了加快年轻后备力量培养的工作思路,注重吸纳学术成果优异、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热心学会工作的优秀青年学者。三个专业组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8岁、41岁、41.2岁。

第一届电-磁流变学专业组由9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名学者组成。中国科技大学龚兴龙教授担任组长,西北工业大学尹剑波教授担任副组长。电-磁流变学是流变学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方向,与先进制造、国防建设等密切相关。该专业组的成立,对于促进流变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届高分子流变学专业组由来自13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组成。上海交通大学俞炜教授担任组长,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全研究员担任副组长。高分子流变学是流变学研究的活跃领域,我国流变学界同仁在该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国际影响力。陈全研究员曾获美国流变学会2021年度Metzner奖。该奖项授予杰出青年学者,全球每年仅评选1位,陈全研究员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流变学者。该专业组的成立,将有助于进一步汇聚相关研究力量,增强流变学学科的凝聚力。

第一届工业流变学专业组由来自12个单位的13名学者组成,北京科技大学李翠平教授担任组长、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黄书岭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鸿英副教授担任副组长。该专业组涵盖矿业、石油、岩土等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领域。该专业组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推动流变学与工程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流变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个专业组获批成立后,分别线上召开了工作会议,讨论了学科方向发展问题,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术交流活动计划。其中,电-磁流变学专业组提出于2022年8月24-26日在大连举办“电-磁流变大连学术论坛”,工业流变学专业组分别于8月12-14日、11月12日组织了“第一届流变学青年学术沙龙”和“第一届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

理论与计算流变学专业组(筹)积极开展工作。该专业组凝聚力强,在袁学锋教授带领下积极开展工作,主动提出在第十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年会期间组织“理论与计算流变学”分会场,聚焦多组分软物质理论与计算流变学的共性挑战性问题,广泛征集论文,并从中推荐优秀论文作为大会报告,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积极反响。经过专业组成员投票,推荐青年学者卢宇源研究员和Ryohei Seto教授作大会报告并获专委会采纳。此外,该专业组还邀请了著名学者Masao Doi教授作报告,为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的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线上召开了4次主任委员会议,研讨专委会工作重大问题

分别于5月28日、10月13日、 10月21日、11月22 日线上召开了4次主任委员会议,分别讨论了2027年国际流变学大会(ICR 2027)申办和国际流变学会关于俄罗斯成员资格表决、化学会换届、ICR 2027会址、以及化学会对本专委会换届意见的回复等问题。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1、积极有效化解不利因素干扰,稳步推进国际流变学大会申办工作

详情如“亮点工作”1所述。

2、正确处理了国际流变学会要求就俄罗斯会员资格进行表决的事件

5月27日,副主任委员、国际流变学会中国代表袁学锋教授收到国际流变学会主席的电邮,要求就俄罗斯在ICR的会员资格进行表决。28日,专委会召开主任委员会议,分析了相关情况,同日发函报告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并请求指导。这一事件中,一方面我方需以国家立场为依据,另一方面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我们的ICR2027申办工作。会议决定,在未获上级批复之前,我方宜采取不表态立场。后来,因未获得取消俄罗斯会员资格的足够赞成票,该表决案未获通过,危机化解。

3、成功举办了中国力学大会流变学分会场

2022年11月6日,中国力学大会2021+1流变学分会场(S14)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分会场共安排了24位学者作邀请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分会场腾讯会议在会人数最多达188人,总参会人数达到550人次。另外,会议直播链接观看人数共计700余人次。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较好体现了线上会议的优势。

4、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流变学青年沙龙”

“第一届流变学青年学术沙龙”于2022年8月12-14日在山东青岛线下召开。本次活动由专委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联合承办。来自22所高校、科研院所、石油企业的50余名流变学青年学者、研究生、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共安排大会特邀报告6个,设分会场2个,共安排分会场报告16个。本次学术沙龙以“能源转型背景下石油流变学的发展方向与机遇”为主题,聚焦流变学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我国流变学界老前辈、82岁高龄的复旦大学许元泽教授专程到会并作了题为“从强化采油历史看新时代流变学”的特邀报告,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关怀和殷切希望。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劲军教授作“原油流变学研究与应用——四十年实践思考”大会邀请报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建林教授作“石油工程力学初探”大会邀请报告。流变学专委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宋义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劲军教授致开幕辞。

5、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

该论坛于2022年11月12日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在长沙举行,由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主办,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论坛以“深海、深地工程及双碳背景下岩土流变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中南大学副校长蒋丽忠教授、湘潭大学副校长葛飞教授分别代表中南大学和湘潭大学致欢迎辞,张劲军教授代表专委会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里尔大学邵建富教授作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研究员作大会报告(因临时紧急任务由马洪岭研究员代讲)。论坛共安排大会报告5个、特邀报告12个、分组会报告13个。有4位海外和香港地区学者参会作报告,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国际化水平。报告内容涵盖岩土/岩石流变学本构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及流变灾害防治技术等领域,体现了流变学研究与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需求紧密结合的成果。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微赞”和“蔻享学术”同步直播,国内外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0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共计4千余人次参加了线上会议。

6、成功举办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

由于疫情原因,2021年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延期至2022年1月7-10日于上海松江举行。本次讲习班由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东华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教授致辞,会议共同主席、流变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俞炜教授,流变学研讨会发起人许元泽教授等分别致开幕辞。线下到会40余人,线上参会约100人,参会人员来自2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会议共作33个邀请报告和22个墙展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分子熔体/溶液、凝胶、乳液、悬浮液、食品等领域内流变学的进展展开交流与研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闭幕式上还进行了优秀墙报颁奖仪式。

7、第十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原计划2022年10月28-31日在福州市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因疫情原因,目前计划推迟到2022年12月18-21日。大会主题为“流光溢彩奋进崭新征程,变化无穷奔赴美好未来”,预计规模300人。会议筹备发扬学术民主,通过专委会推荐、组委会推荐、专业组推荐、专家推荐等多种方式,共计推荐大会报告10个,经主任委员会议投票,决定安排8个大会报告,其中包括国外学者报告2个,青年学者报告3个,较好体现了专委会加强国际交流、加强青年学者培养的工作思路。

8、“电磁流变大连学术论坛”因疫情延期

电-磁流变学专业组原计划于2022年8月24-26日在大连举办“电磁流变大连学术论坛”,议题包括:(1)电磁流变材料机理及本构,(2)新型电磁流变材料开发,(3)电磁流变减振降噪技术,(4)电磁流变材料新应用。因疫情防控原因,此次论坛推迟到2023年举办。

9、专委会成员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袁学锋教授领导的广州大学系统流变学所承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任务,作为金砖国家信息通信技术与高性能计算创新合作中心依托单位,于6月27日向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工作组会议陈述《基于“AI+HPC+5G”数字孪生创新平台和开源生态系统及在无人采矿和精准农业领域的示范应用旗舰计划》。作为亚太区域面向4IR技术创新知识网络中心的依托单位,于6月30日与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技术转移中心联合成功举办“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转移和传播(线上)国际会议”。

10、学术奖励

按照计划,今年将评选第八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和第十二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专委会于2022年8月发出了两个奖项的评选通知。经委员推荐,共收到杰出贡献奖推荐书1份,青年奖推荐书5份。经专委会资格审查,确认杰出贡献奖候选人合格人选1名,青年奖合格人选4名。按照评选条例,目前已在专委会内进行通讯评审;待本月下旬召开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期间召开评审、答辩会,最终决定获奖人(杰出贡献奖授予不超过1人,青年奖不超过3人)。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专委会党小组组织党员委员开展以自学为主的政治学习,完成了学会布置的党建和思政工作;组织委员全程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专委会资深委员积极支持青年工作,甘当人梯,为年轻学者成长铺路搭桥。在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石油流变学青年沙龙等青年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中,饶秋华教授、罗文波教授、张劲军教授等资深委员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我国流变学界老前辈、82岁高龄的复旦大学许元泽教授专程参加石油流变学青年沙龙并作报告,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关怀和全力支持。

五、2023年工作计划

1、国际学术交流

2023年,专委会将继续为正式获得ICR2027主办权而不懈努力。明年5月将在加拿大举行泛太平洋地区流变学学术会议(PRCR2023)、7月29日至8月4日在希腊举行国际流变学大会(ICR2023)。积极参加这两个会议,对于牢牢锁定ICR2027主办权,为ICR2027成功举办营造良好氛围都至关重要。但持续的疫情对投稿、参会造成很大困难。专委会将尽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国内学术交流

(1)电-磁流变学专业组计划于2023年5月26-28日举办电-磁流变大连学术论坛。该论坛以“电磁流变材料新应用”为主题,旨在交流电-磁流变材料及应用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成果,促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进步。论坛由大连理工大学与中科院材料力学和行为设计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大连理工大学董旭峰教授担任会议负责人。

(2)高分子流变学专业组计划于2023年8月举办第15届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

(3)工业流变学专业组计划组织召开金属矿膏体充填流变学学术会议。

(4)理论与计算流变学专业组(筹)将密切结合新时代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和理论进展,结合社会发展对软物质和流变学有关科技的迫切需求,加强与专委会和其他专业组间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围绕学科发展趋势和当前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组织专项学术研讨,推动理论与计算流变学领域研究、应用与学术交流的发展。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