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 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

2021年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4日

一、2021年亮点工作

2021年,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和组织下,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委员会的平台作用,为我国广大女力学科技工作者服务,开展专业委员会组织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具体如下:

1. 荣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2019年度社会服务奖

经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评选,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荣获2019年度社会服务奖,为该年度唯一获奖单位会员。2021322日,在宁波举办的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女科技领军人才研修班”的开班仪式上,举行了颁奖典礼,由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王志珍院士亲自颁奖。

 


为鼓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发挥所长,勇于创新,积极服务基层、服务公众、服务企业,2015年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设立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在主任委员郑晓静院士,以及副主任委员亢一澜教授、詹世革研究员、许春晓教授、段慧玲教授的带领下,齐心协力,遵从“加强对女性力学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和培养,搭建提高学术水平、展示才华、建言献策、服务社会平台”的宗旨,展现了三个重要特征:即,学术性、服务性、引领性。女工委组织的 “美丽力学系列专题学术活动,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女工委致力于优秀女性科技人才的举荐和培养,有多人获得多项荣誉。女工委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与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河北工业大学赴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开展了科教扶贫活动、科普教育活动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授予的2019年度社会服务奖,是对女工委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本届力学学会女工委将把这个奖看作是激励和鞭策,在主任委员段慧玲教授,以及副主任委员孟庆国研究员、许春晓教授、李岩教授、刘正先教授、徐绯教授的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学习各先进单位的宝贵经验,群策群力,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将始终秉承着学术性、服务性、引领性的宗旨,服务力学领域广大女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引领力学学科的发展。

2. 举办纪念陆士嘉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第三届“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

202149-11日,纪念陆士嘉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第三届“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联合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共同承办。会议旨在纪念陆先生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科技人才作出的卓越贡献,研讨国内外力学学科各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促进女力学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助力我国力学科技工作者在“四个面向”指引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6位两院院士、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领导、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特邀嘉宾共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这次会议以陆士嘉先生的精神为引领,带来了新的学术观点,激发了与会学者热烈的讨论,充分发挥了“美丽力学”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世界因力学而美丽,力学因广大力学工作者而更加美丽灿烂。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1.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

202149日,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第一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亢一澜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冯绍红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玉丽教授,副主任委员刘正先、徐绯、许春晓,委员安美文、蔡志勤、丁淑蓉、董宇红、段俐、郭建威、侯淑娟、金科、李惠、李韶华、励争、邵倩、王媛、杨丽、姚朝晖、张景瑞,以及秘书长邵丽华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

2021129日,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委员、常务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工委主任委员段慧玲教授,副主任委员孟庆国、李岩、刘正先、徐绯、许春晓,委员安美文、蔡志勤、丁淑蓉、董宇红、段俐、郭建威、侯淑娟、金科、金肖玲、李 惠、李韶华、励争、邵倩、王萍、王媛、杨丽、姚朝晖、张景瑞、张晓晴,秘书长邵丽华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1.承办中国力学学会第113次青年学术沙龙

2021717日,中国力学学会第113次青年学术沙龙暨“深入学习党史、弘扬红色精神”党建强会特色活动在石家庄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石家庄铁道大学和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联合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党小组组长孟庆国,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杨绍普,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陈玉丽,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冯文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金喜,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韶华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位力学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邀请了6位专家的学术报告,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大学赵丽滨教授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容限评估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张世顺教授的《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及FRP新型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北京大学韦小丁教授的《复合材料冲击动力学性能的微观结构设计多尺度理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刘小明研究员的《Hertz接触动力学的修正模型:从半无限空间到有限板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丽教授的《热障涂层力热化耦合失效与调控机制》和石家庄铁道大学顾晓辉博士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机车走行部服役性能演化》。

孟庆国研究员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力学学科整体学术水平显著提高,青年人应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凝炼出科学问题,并结合问题开展工作,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对比出自己的优点,解决有宽度的问题。中国力学学会的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给报告人提供展示的平台,给参会者提供互相认识和提高自身认知水平的平台,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本次沙龙不仅学术报告的内容新颖深入,自由讨论的氛围也十分浓厚,激发了到场青年学者的科研思路。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1. 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二次党的工作小组(扩大)会议

202149日,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党小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第一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亢一澜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冯绍红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玉丽教授,党小组副组长徐绯、副主任刘正先、许春晓,委员安美文、蔡志勤、丁淑蓉、董宇红、段俐、郭建威、侯淑娟、金科、李惠、李韶华、励争、邵倩、王媛、杨丽、姚朝晖、张景瑞,以及秘书长邵丽华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近3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在党小组组长孟庆国研究员的主持下,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还学习了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问的讲话:“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孟庆国研究员指出,基础研究一定要占领科学的中心和创新的高地。女工委的责任很重,要从我做起,把女科技工作者带领好。力学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并发挥作用,怎样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高水平的理论,让别的学科能够接受,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随后,在女工委党小组副组长徐绯教授的主持下,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中国科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精神,从党的历史学什么、党的历史如何学、如何组织学三个方面研究科协系统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思路和举措。

最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冯绍红作了题为《举女娲之力,育时代新人》的报告。她在报告中以中华文明为切入点,强调了教育及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谈到了时代新人培养“着力三要素,以及领导科学等,并介绍了南航航空学院“大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示范课建设情况、课程思政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开展课程思政前瞻理论实践研究与学术交流等。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课程思政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女工委党小组组长孟庆国、副组长徐绯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学习,冯绍红教授作报告

2. 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三次党的工作小组(扩大)会议

2021129日,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三次党的工作小组(扩大)会议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委员、常务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工委主任委员段慧玲教授,副主任委员孟庆国、李岩、刘正先、徐绯、许春晓,委员安美文、蔡志勤、丁淑蓉、董宇红、段俐、郭建威、侯淑娟、金科、金肖玲、李 惠、李韶华、励争、邵倩、王萍、王媛、杨丽、姚朝晖、张景瑞、张晓晴,秘书长邵丽华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由主任委员段慧玲教授主持,她首先介绍了会议议程,并提出,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氛围中,我们召开此次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具有特别的意义。

女工委副主任委员、党小组组长孟庆国研究员带领与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会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最后,孟庆国研究员号召大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全会阐述的“十个坚持”。提升理念,改变观念,将女工委的党建和业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取得实效,促进力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带动女性学者的健康成长。

女工委副主任委员、党小组副组长徐绯教授带领大家学习理解“习近平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3. 组织青年党员赴正定县塔元庄村参观学习

2021718日上午,中国力学学会“深入学习党史、弘扬红色精神”党建强会特色活动在石家庄举行。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杨绍普,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党小组书记孟庆国,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陈玉丽带队,组织30余名青年党员赴正定县塔元庄村参观学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感受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石家庄铁道大学和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联合承办。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代表们先后参观了塔元庄村的村委会文化长廊、村委大厅、村史馆和塔元庄同福模式展览馆,集体观看了纪录片《蝶变塔元庄》,深入了解了塔元庄村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盼下、在支村两委的真抓实干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正定县是习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塔元庄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及先进技术设备,建成集特色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和蔬菜加工厂,成为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此次到塔元庄村学习,是中国力学学会追寻习总书记的红色足迹,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实践活动之一。参观过程中,党员们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正定县工作期间的崇高精神,深刻感受到了党的新农村政策带来的喜人变化。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2022年工作计划

1.  4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交叉的力学高端论坛;

2.  5月,第四届“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我们的学术之路;

3.  8月,西藏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中相关力学问题研讨会;

4.  8月,在中国力学大会组织分会场。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