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国著名航天专家、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庄逢甘先生逝世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9日      来源:      分享: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庄逢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1182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庄逢甘先生,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力学学报》第一、二届编委,第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他关心学会工作,积极推动力学学科的学术交流,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力学学会唁电

 

 

 

 

 

 

庄逢甘先生简介

 

庄逢甘生于19252月,江苏省常州人。1947年,庄逢甘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流体力学家李普曼教授,并得到钱学森教授的指导。1950年,他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508月,庄逢甘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已经获得的荣誉、地位和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满怀振兴中华的宏图大愿,回到祖国。

20世纪50年代起,庄逢甘主持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以及导弹武器的气动试验和研究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4年国防科委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庄逢甘等为副组长的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对全国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设备建设做了全面规划,奠定了中国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基础,对中国飞机、导弹、运载火箭、卫星等各种飞行器的气动试验和研究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远程火箭及返回式卫星成为航天工程新的发展目标,再入气动研究成为关键技术之一。作为航天型号气动研究的带头人,庄逢甘组织力量攻克了再入飞行器的气动、防热等多项重大技术关键,为中国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庄逢甘全力投入到中国空间计划发展蓝图的制定中去,亲自主持载人航天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研究,准确提出载人航天涉及的空气动力10大关键课题,积极促进和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立项和论证。

航天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庄逢甘一贯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对空气动力学技术做出多方面开拓性贡献。而且,他重视与青年同行的合作,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和发掘人才。他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他的为人、治学和为师,在中国航天堪称典范,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重和爱戴。

简介摘自新华网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