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中国力学学会党建强会甘肃行特色活动在庆阳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来源:      分享:

2025年4月25日,中国力学学会党建强会甘肃行特色活动在庆阳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联合甘肃省力学学会、兰州大学、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开展,活动旨在发挥学会资源优势,助力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及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活动首先走进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开展“力智助学、协力同行”基础教育帮扶项目。开幕式由庆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方志杰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又和,庆阳市政府副市长史建芳出席活动并致辞。周又和院士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力学学会始终秉持科技报国初心,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优质学术资源转化为教育帮扶实效,为庆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史建芳副市长对帮扶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期待通过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庆阳科学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师生全面成长。

1746063692166640.jpg

1746063757527980.jpg

在科普报告环节,周又和院士以《固本强基——学术发展之基石》为题,通过生动讲述自身科研历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分享了科研创新的思考与感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则带来《触摸郑哲敏先生工程科学前沿探索印迹》的精彩报告,系统回顾了郑哲敏院士在爆炸力学、材料力学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两场报告既展现了科学魅力,更激发了在场学子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热情。

1746064366570870.jpg

1746064494298467.jpg

期间周又和院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向庆阳一中授予“力智助学 协力同行”帮扶项目牌匾;戴兰宏研究员与力学学会办公室副主任郭丽雅共同向学生代表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庆阳一中学子则以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表达谢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党建强会甘肃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走进庆阳市委党校,本次活动是中国科协2025年百名科学家讲党课活动的第23期。活动由庆阳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王向阳主持,中国力学学会监事长郑晓静院士作了《沙漠-风沙-力学》专题报告,为当地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分享了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郑晓静院士运用大量案例说明和翔实数据对比,对风沙环境治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庆阳市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沙化土地治理能力给予了理念、目标、路径和方法的全方位指导。同时她以科学家精神与使命担当为主线,通过展现沙漠的壮美与风沙危害,揭示了科研工作者以执着探索的勇气深入荒漠、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破解风沙运动规律的科研历程,既呈现了力学学科从理论溯源到创新应用的传承发展,更凸显了研究团队以解决生态难题为己任,将定量预测沙漠演化、防治沙丘移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胸怀祖国、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精神品格与责任担当,发挥了学会党员科技工作者的示范带动作用。

图片

本次党建强会活动作为“科学与中国”甘肃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科技服务地方发展的显著成效。“科学与中国”甘肃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庆阳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力学学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

活动期间,李应红、郑晓静、刘维民、郭烈锦、周又和等五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深入庆阳各地开展科技服务。专家们先后走进市委党校、陇东学院、重点企业和中小学校,累计开展科普讲座、技术指导等各类活动17场次。同时,院士专家团队重点调研了庆阳市能源化工、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实地考察了多家代表性企业的发展状况。

image.png

image.png

在专题座谈会上,院士专家们与庆阳市委各部门负责人、科研院所代表及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立足庆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针对当地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专业建议,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此次活动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地方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庆阳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图片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