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通知公告
第六届非线性力学最新进展国际会议(RANM2025) 会议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来源:      分享:

第六届非线性力学最新进展国际会议(RANM2025)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8日在中国杭州举办。RANM系列会议为全球研究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旨在分享非线性力学领域的见解、探讨最新研究进展并探索前沿思路。会议诚邀各界提交非线性力学理论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但不限于)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方向,尤其欢迎聚焦 “非线性特性及非线性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 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投稿。

RANM 系列会议由Marian Wiercigroch教授发起,首届会议于2005年8月在英国阿伯丁大学举办;2009年8月,第二届会议由诺丁汉大学的Ko-Choong Woo组织,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2014年1月,第三届会议由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曹庆杰(Qingjie Cao)牵头,在哈尔滨举办;2019年5月,第四届会议在波兰罗兹市举行,由罗兹理工大学承办;2022年10月,第五届会议由浙江大学的陈伟球(Weiqiu Chen)组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在中国杭州举办。本次第六届会议将再次落地杭州,以弥补上一届因疫情防控带来的交流限制,会议由浙江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浙江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大会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IJMS)将推出专题特刊。在大会期间(包括全体大会报告及各专题研讨会 Mini Symposia)演讲的优秀摘要/海报,有机会收到特刊投稿邀请。这将为与会作者提供一个面向国际的高水平展示平台,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传播度。欢迎各位积极参加,把握难得的国际交流与发表契机!

一、会议时间、地点

1. 时间:

2025年10月24日:会议报到

2025年10月25日: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分论坛报告

2025年10月26日:大会报告、分论坛报告、会议晚宴

2025年10月27日:大会报告、分论坛报告及闭幕式

2025年10月28日:离会

2. 地点:

杭州望湖宾馆(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环城西路2号)

二、大会主题

欢迎提交聚焦动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及流固耦合领域中,涉及非线性特性或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各类基础与应用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将采用 “主会场会议 + 专题研讨会” 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MS1:Dynamics of Advanced Machining 先进加工动力学

・MS2:Nonlinear Dynamics in Geo-energy Drilling & Production 地能钻采中的非线性动力学

・MS3: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动力学、振动与控制

・MS4:Dynamics of Systems with Friction and Impacts含摩擦与冲击系统的动力学

・MS5:Nonlinear Effects in Heavy Mechanical Machinery 重型机械设备中的非线性效应

・MS6:Nonlinear and Complex Dynamics of Physical Systems 物理系统的非线性与复杂动力学

・MS7:Soft Matter Modelling 软物质建模

・MS8:Multistable Morphing Structures: Mechanics, Design,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多稳态变形结构:力学、设计、制备与应用

・MS9:Nonlinear Mechanics of Media with Multifield Couplings 多场耦合介质的非线性力学

・MS10: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D Oscillator and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SD振子与几何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理论及应用

・MS11:Nonlinear Mechanics of Origami and Deployable Structures 折纸与可展开结构的非线性力学

・MS12:J. N. Reddy's 80th Birthday 吉恩·雷迪(J. N. Reddy)80 寿辰纪念专题

・MS13:Energy Absorption of Novel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新型材料与结构的能量吸收

三、大会组织结构

1. 大会主席

Marian Wiercigroch          University of Aberdeen, UK

Weiqiu Chen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Guoxing Lu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Kwong Ming Tse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2. 本地组织委员会

Weiqiu Chen (Chair)        Zhejiang University

Guoxing Lu (Co-Chair)     Zhejiang University

Yong Gan (Secretariat)     Zhejiang University

Guannan Wang                Zhejiang University

Bin Wu                             Zhejiang University

Rui Xiao                           Zhejiang University

Chunli Zhang                    Zhejiang University

Xi Zha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国际学术委员会(待更新)

Alfred Akisanya (Aberdeen)           Miha Boltezar (Ljublana)

Tadeusz Burczynski (Warsaw)         Qingjie Cao (Harbin)

Guanrong Chen (Hong Kong)        Weiqiu Chen (Hangzhou)

Yan Chen (Tianjin)                           Vikram Despande (Cambridge, tbc)

Michael Gillchrist (Dublin, tbc)       Irina Goracheva (Moscow)

Sayan Gupta (Madras)                    Han Huang (Shenzhen)

Zhilong Huang (Hangzhou)            Mike Jeffreys (Bristol)

Xiaoting Jing (Hong Kong)             Tomasz Kapitaniak (Lodz)

Edwin Kreutzer (Hamburg)             Anton Krivtsov (St Petersburg)

Heow Pueh Lee (Singapore)           Stefano Lenci (Ancona)

Maolin Liao (Beijing)                       Yang Liu (Exeter)

Guoxing Lu (Hangzhou)                  Tianjian Lu (Nanjing)

Ganwei Luo (Langzhou)                   Lifeng Ma (Xi’an)

Emil Manoach (Sofia)                       Jize Mao (Harbin)

Carlos Mazzilli (Sao Paulo)               John Mottershead (Liverpool)

Vladimir Nikora (Aberdeen)             Ekaterina Pavlovskaia (Aberdeen)

Lijun Pei (Zhengzhou)                       Przemysław Perlikowski (Lodz)

Giuseppe Rega (Rome)                     Yiru Ren (Changsha)

Pedro Ribeiro (Porto)                         Xiaoting Rui (Nanjing)

Rafal Rusinek (Lublin)                        Sunetra Sarkar (Chennai)

Marcelo Savi (Rio de Janeiro)            Janko Slavic (Ljubljana)

Tong-Earn Tay (Singapore)                Michael Thompson (Cambridge, tbc)

Vahid Vaziri (Aberdeen)                     Pankaj Wahi (Kanpur)

Jianfei Wang (Beijing)                        Morgan Wang (Beijing)

Quan Wang (Shantou)                       Yanqing Wang (Shenyang)

Yu Wang (Harbin)                               Zizhen Wang (Qingdao)

Marian Wiercigroch (Aberdeen)         Ko-Choong Woo (Kuala Lumpur)

Yubin Wu (Xiamen)                             Jian Xu (Shanghai)

Bo Yan (Hangzhou)                              Yao Yan (Chengdu)

Dixiong Yang (Dalian)                           Jian Yang (Ningbo)

Shaopu Yang (Shijiazhuang)                 Jing Yao (Yanshan University)

Liangchi Zhang (Shenzhen)                 Yonghao Zhang (Beijing)

Kun Zhou (Singapore)                         Weiqiu Zhu (Hangzhou)

4.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5. 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浙江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

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报告专家

1. 大会特邀报告专家(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段慧玲院士(北京大学)、黄永刚院士(美国西北大学,大会闭幕报告)、Tomasz Kapitaniak 院士(波兰罗兹技术大学)、Dirk Mohr 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夏克青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杨卫院士(浙江大学,大会开幕报告)

2. 特邀演讲嘉宾

余同希荣休教授(香港科技大学)

3. 主旨报告专家(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陈小伟教授(北京理工大学)、Hejun Du教授(南洋理工大学)、黄国良教授(北京大学)、吕朝锋教授(宁波大学)、马国伟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毛雪瑞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宋旭滨教授(浙江科技大学)、唐春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Tong-Earn Tay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彪教授(中山大学)、周风华教授(宁波大学)、赵立豪教授(清华大学)

五、会议投稿

1. 口头报告:从投稿的摘要中选取,报告时长10分钟+2分钟问答时间,报告语言为英文。

2. 摘要:英文摘要格式见大会官网。

3. 海报:会议期间持续展示。尺寸A0竖版(841 mm×1189 mm),参会人员提前打印海报并带往大会现场张贴。

六、会议重要日期

早鸟注册截止日期:2025年10月10日

常规注册截止日期:2025年10月20日

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9月15日

摘要录用通知日期:2025年9月30日

七、会议报到、注册及缴费

1. 参会报到

报到时间:10月24日 10:00-22:00

报到地点:杭州望湖宾馆一楼大堂

4. 注册金额

注册类别

早鸟注册

(2025年10月10日前)

常规注册

(2025年10月20日前)

现场注册

普通参会者 *

US$500/CNY¥3,600

US$600/CNY¥4,350

US$700/CNY¥5,050

学生 *

US$350/CNY¥2,550

US$400/CNY¥2,900

US$450/CNY¥3,250

陪同人员#

US$250/CNY¥1,800

US$300/CNY¥2,150

US$300/CNY¥2,150

陪同人员$

US$75/CNY¥550

US$75/CNY¥550

US$75/CNY¥550

* 注册费将包含会议手册、茶歇、午餐、晚餐、欢迎晚宴和会议晚宴。
# 注册费将包含欢迎晚宴、午餐、晚餐和会议晚宴。
$ 注册费将包含会议晚宴。
人民币价格声明:人民币金额为参考值,按 1 美元 = 7.22 人民币的平均汇率计算,并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 50 人民币的整数倍。

您可以选择以美元(USD)或人民币(CNY)缴纳注册费。在线缴费时,只需选择您偏好的货币;系统将显示金额,并引导您通过相应的支付方式完成付款。

说明:本次会议由杭州百步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代理收费、发票及会务。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住宿、差旅费自理。如遇到任何财务问题,请联系张玲华(caiwu@baibuhz.com

3. 注册与缴费

参会人员可通过在线注册网站(https://www.ranm2025.com/index/page.html?id=1378)注册并在线缴费。

说明:可通过系统在线注册缴费、提交摘要及会议订房。

缴费方式一:

通过在线注册系统完成缴费,系统支持支付宝、微信及信用卡。

注意事项:使用银行转账汇款方式进行缴费的代表,为便于确认汇款信息,请将转账凭证上传至系统。

缴费方式三:现场刷卡

现场支持现金或刷卡(支付宝、微信、信用卡/借记卡,含公务卡)

八、酒店住宿

由于前期预留房间数量较多,现阶段减少后仍有充足房源,已在注册网站新增“拼房”选项,方便学生在报销标准内选择,也鼓励参会代表优先预订该酒店。为方便参会代表订房,组委会已与杭州望湖宾馆(杭州拱墅区环城西路2号)协商,酒店提供以下优惠价格:

房价:大床/标间—550元/间/晚;标间拼住—275元/床位/晚。 

操作步骤:注册成功后请点Menu,选择Hotel Reservation进行预订。如遇订房问题,请联系住宿负责人:何高,电话:15167132305,hegao@baibuhz.com。

九、大会咨询

大会官网:https://www.ranm2025.com/

邮箱: gan_yong@zju.edu.cn

 

会议联系人:张熙

TEL:    +86-17863032278

E-mail:  xizhang@zust.edu.cn / zhang_xi@zju.edu.cn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