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2010 年环境力学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与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纪要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3日      来源:      分享:

2010 年环境力学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与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10915-17日在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天津大学周恒院士、中科院力学所李家春院士、清华大学王光谦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晓静院士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主任贺德馨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符松和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清泉以及两个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20多个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在会议的简短的开幕式上,中国力学学会李家春理事长首先代表学会致辞,他强调了发展环境力学的重要性并对承办方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所做的会议组织和接待工作表示了感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又和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欢迎参会的各位代表;清华大学符松教授和中科院力学所刘青泉研究员分别代表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表示今后两个专业委员会将重视力学与环境问题的结合,同时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并对承办方表示了感谢。兰州大学副校长郑晓静院士主持了开幕式。
会议针对全球变化和我国的主要环境灾害,精心组织了涉及水土流失、泥石流、海啸、沙尘暴以及城市化污染和清洁能源等方面的9个特邀报告。具体为王光谦院士的黄河流域水沙预报模型与应用贺德馨研究员风能与环境、中山大学詹杰民教授的城市化对华南地区环境变化趋势影响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刘桦教授的海啸生成、传播与爬高的数值模拟研究入水问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非研究员的大气边界层湍流的统计特征、北京师范大学舒安平教授的非均质泥石流动力学研究进展、同济大学曹曙阳教授的大气边界层的风洞和数值模拟以及在风工程中的应用、中科院力学所刘清泉研究员的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兰州大学王萍代表风沙环境力学课题组做的沙尘暴及其风沙电场的近地表观测与分析。这些报告既展示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最新成果,又体现了力学与环境、灾害和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深受与会代表的欢迎,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反响。代表们还就环境力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讨论气氛热烈,达到了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目的。

会议期间,两个专业委员会还分别召开了委员会议。大家认为专业委员会今后应该注重推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好的促进我国环境力学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加强力学研究与环境灾害问题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结合,使其成为力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学科生长点。专委会委员们还就发展环境力学的一些具体措施,如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项目申请以及期刊与网站宣传等进行了讨论。最后两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就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通报,并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2011年的工作重点。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