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来源:      分享: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简称女工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女性应用数学工作者委员会和数学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监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党小组组长孟庆国研究员,女工委全体委员以及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1746519025480919.png

大会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教授主持。首先,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院士致开幕辞,郑庆华书记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同济大学百余年发展历史,深度分析了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也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同济大学力学学科布局,及在当前科技背景下,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和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

随后,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他充分肯定了女工委的工作,认为女工委在郑晓静院士、段慧玲院士两届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开展的卓有成效,认为女工委是“最有凝聚力、最有影响力、最有活力、最有魅力”的工作委员会之一。他指出,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十分不易,中国力学学会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女工委的工作,助力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他希望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们以女工委为平台,与其它学科及专委会充分开展科研交流与合作,并鼓励大家继续聚力奋发,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紧接着,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段慧玲院士致辞。她首先感谢郑庆华书记对本次会议的高度重视,并期待郑庆华书记在力学与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感谢学会和各位嘉宾始终如一地支持女工委的工作,感谢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女性应用数学工作者委员会、数学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及同济大学的精心承办。第二届女工委在力学学会的指导和大家的支持下,秉承“学术性、服务性、引领性”的宗旨,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包括四届女工委学术研讨会,通过邀请院士、资深专家学者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交叉前沿的相关力学问题做前瞻性学术报告,分享学术进展,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共同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最后段院士提出了“凝聚合力,共谋发展;搭建平台,赋能成长;积极服务,守正创新”的愿景。

开幕式最后,中国力学学会监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女工委主任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院士致辞。她感谢郑庆华书记对力学学科的深刻理解与高度重视,并对力学在极端条件和极端尺度方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同时,郑晓静院士高度评价了第二届女工委的工作,并对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寄予厚望,期待她们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最后,她诠释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提出了希望各界关心和支持女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期望。

1746519381731389.jpg 1746519386258253.jpg 1746519399514986.jpg

1746519423594747.jpg 1746519435275632.jpg

郑庆华院士、冯西桥教授、段慧玲院士、郑晓静院士致辞,李岩教授主持

开幕式后,会议进行学术报告环节。本次会议的主题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交叉的力学”。围绕这一主题,西安交通大学申胜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春玲教授、清华大学陈常青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江浩教授、兰州大学张兴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瞿叶高教授、北京大学易新教授及同济大学付昆昆教授作大会报告。上述报告分别由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廖世俊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张景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张晓晴教授及天津大学刘正先教授主持。

1746519167881257.png

申胜平教授、朱春玲教授、陈常青教授、吴江浩教授、张兴义教授、

瞿叶高教授、易新教授和付昆昆教授作大会报告

申胜平教授作了题为“挠曲电效应研究进展”的报告,从理论、计算和实验三方面阐述了挠曲电效应对力电耦合性能的影响及认知边界的拓展,探讨了通过挠曲电效应,提高智能结构的换能效率及设计新型器件的可能。

朱春玲教授作了题为“大型风力机叶片结冰防护系统设计与安全运行之挑战”的报告,介绍了大型风力机叶片结冰防护必须突破的三维旋转高精度结冰模拟、覆冰状态快速精准探测、高效防除冰系统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和制造等科学问题。

陈常青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力平衡方程的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的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平衡方程的无监督神经网络和应力映射器的概念,可直接从应变场预测应力场,解决了传统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的数据匮乏问题,实现了端到端应力映射。

吴江浩教授作了题为“仿生扑翼微型飞行器设计中的几个力学问题”的报告,阐述了蜂鸟和昆虫飞行的升力产生与控制机制,开发了仿生扑翼微型飞行器,展示了自主研发的BH-Fly飞行器的性能特点,展望了仿生飞行器的应用前景。

张兴义教授作了题为“力学驱动超导涡旋运动的研究进展”报告,介绍了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在力学特征与超导涡旋相互作用的基础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

瞿叶高教授作了题为“薄壁结构流-固-声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的报告,介绍了有限振幅流体声波的显式/隐式算法、大变形结构与声波的强耦合计算方法,以及激波-边界层干扰下的流-固-声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

易新教授作了题为“膜杆组合弹性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报告,聚焦细长杆—生物膜壳组合弹性结构,建立其非线性力学模型,揭示构件间几何与力学特性对系统响应、失稳模式和构型演化的影响,为人工细胞设计与调控提供理论支持。付昆昆教授作了题为“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雷电附着和损伤耦合场建模”的报告,建立了电-磁-热-力-化多场耦合模型与宏-细观分析框架,揭示复合材料雷电损伤机理,并提出兼具防护、电磁屏蔽与韧性的全导电雷电防护新策略。

1746519706799181.png

杨绍普教授、廖世俊教授、张景瑞教授、王铁军教授、陈玉丽教授、

邓子辰教授、张晓晴教授和刘正先教授主持报告

学术报告结束后,会议进行第二届女工委工作报告及讨论与交流环节。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邵丽华教授作女工委工作报告,由第一届女工委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主持。首先,邵丽华教授回顾了女工委的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随后重点介绍了女工委在组织学术论坛、融合党建学术、举荐优秀人才、服务基层社会四个方面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与成效。最后,邵丽华教授代表女工委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关注女工委发展的各位专家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集体讨论交流环节由女工委党小组组长孟庆国研究员主持,女工委委员们以及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力学学科如何开展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如何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力学女科技工作者成长开展了热烈的交流。郑晓静院士对下一届女工委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开展中国力学女科技工作者现状普查,夯实发展基础;二是优化专委会运行机制,拓宽青年人才成长通道;三是加强专委会服务功能建设,打造凝聚力强的服务之家。亢一澜教授倡导女科技工作者自强自爱、主动作为,正视压力、学会疏解,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王铁军教授倡导积极支持女科技工作者发展,倡导各界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杨绍普教授充分肯定了女工委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他建议女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显示度,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中实现同频共振、共同成长。邓子辰教授高度认可女科技工作者对学科及社会的贡献,并表示未来也会持续地关注和支持女工委的工作和发展。此外,朱春玲教授、陈玉丽教授、上海大学董宇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解社娟教授等女科技工作者,结合自身成长,分享感悟,鼓励大家从容应对挑战,敢于突破,共同成长。最后,女工委党小组组长孟庆国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鼓励女科技工作者敢于发声,敢于挑战自我,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最后他对同济大学表示感谢,并期待第三届女工委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活动。 

最后,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女工委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1746519768247884.png

交流与讨论

会议还举办了党建活动。4月26日下午,与会专家前往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开展党建学习活动。先后参观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和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通过实地学习"八百壮士"誓死坚守的英勇事迹和上海人民的革命奋斗史,大家深入了解了四行仓库在抗战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革命先驱的革命精神和抗战时期的坚韧意志。激励了青年科研人员要将红色精神转化为科研动力,在学术研究中发扬革命先辈的坚韧品格,以党建引领科研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1746519828526460.png

1746519850865033.png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