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第5期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来源:      分享:

2025年8月7日至9日,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第5期在北京大学举办。本期的主题为“材料力学中的应力强度理论问题”,来自全国各高校的90多位材料力学专家及教师参加研修活动。

image.png

8月8日上午,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与实践》副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周宏伟教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杨越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琪教授;清华大学庄茁教授、殷雅俊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水小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敏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龚晖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孟庆春教授;北京大学励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赵颖涛教授;清华大学李晓雁教授、邢沁妍副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张自兵主任、郭丽雅副主任等参加开班式。开班式由张自兵主持。

周宏伟在致辞中,对各位与会老师与专家表示欢迎,并向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支持单位致以诚挚感谢。他提到,中国力学学会高度重视力学教育,举办研修班的目的在于服务人才培养。研修班聚焦力学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辨析,通过现场点评、名师示范、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image.png

周宏伟致辞

杨越代表北京大学发表致辞,首先向与会教师及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随后系统介绍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以及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发展脉络、学科布局、人才培养体系及招生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他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image.png

杨越致辞

1756275100948533.png

张自兵主持

image.png

颁发特邀专家证书

研修班包括教师讲课与专家点评、名师示范课、知识点串讲、教学研究案例分享、教师复讲与专家点评等环节。

(1)教师讲课、专家点评

研修班设置4个分会场由参会教师现场讲课并接受专家即时点评。大家表示收获很大,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教学示范与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与增强互动;三是注重实效与工程联系;四是推动探究与理论融汇;五是深化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


1756275216935372.png

讲课教师

1756275627422223.png

点评专家

(2)专家示范课

0e69536e-aa5f-438b-a1ab-3e08575f5533.png

研修班特别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龚晖教授讲授专家示范课《应力强度理论问题的教学实践》,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与典型的工程案例,深入阐释了应力强度理论的核心内涵与教学应用方法,用典型生动的案例启发学生思维,完美融合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充分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学术造诣,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优秀示范。

(3)知识点串讲

fef1e435-53e8-4f31-888f-7fd1c688426d.png

李敏教授针对材料力学中的两大难点——“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系统分享了以“构建知识框架”和“培养能力体系”为目标的结构化教学设计。该分享理念前瞻、方法实用、素材丰富,为青年教师攻克教学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及规划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4) 教学研究案例分享

6388a407-7631-4ad0-bbfe-53e9dbd656c0.png

殷雅俊教授以《从Hilbert到Tresca和Mises—— 哥廷根精神辉映下的材料失效准则》为题进行分享,以哥廷根学派的数学传统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材料力学中失效准则的数学基础与哲学思想。其报告融合了历史、数学、哲学与力学,展现了哥廷根学派精神在当代力学研究中的延续与创新。

648851ef-ec68-42d6-a3e9-57c9f052a969.png

周宏伟教授以钱学森工程科学观为引,强调从微观与宏观结合研究材料性质,并概述了材料力学从墨子对力的认知到西方理论突破及新中国教材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重点剖析了梁的弯曲、强度理论等经典问题,结合案例与力学史揭示工程逻辑。最后呼吁力学教育应融合人文与科学,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与工程素养,履行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使命。

fd5a67e2-c680-46bc-8355-309cd16ce2ee.png

程彬老师以《大语言模型在理论力学中的初步实践》为题,分享了大语言模型在理论力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其报告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力学教育,为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学科教学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范例。

(5)教师复讲、专家点评

在复讲环节,三位教师认真吸纳初讲时专家的意见,全面优化了课程内容与讲授方式,并接受专家组集中点评。此举使教师教学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提升,充分体现了本次研修班的实效与价值。

期间,《力学与实践》编辑部主任胡漫对期刊作了介绍。该刊设有专题综述、应用研究、教育研究、力学纵横等多个栏目。其中,“教育研究”栏目聚焦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一线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借鉴与实践案例;“力学纵横”栏目致力于力学科普,有助于增强学生兴趣、拓宽教师视野。最后,胡漫诚挚欢迎广大力学教育工作者踊跃投稿。

f2bf3726-fc80-4351-a3f4-0f0e4ca42784.png

本次研修班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材料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周培源基金会、北京高校工程力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承办,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力学会协办。

今后,研修班将每年举办一次,每年聚焦一个主题,逐步覆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领域的全部核心内容。组委会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宗旨,持续邀请顶级专家,通过分组授课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深化青年教师对力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讲授能力,夯实教学基础,助力高校力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