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第四届全国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研讨会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顺利召开。全国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研讨会是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发起并主承办的系列会议,本次会议还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空天飞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力学载荷与设计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联合协办。会议共设18个特邀报告和3个分论坛,吸引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结构动力学优化、超材料设计、动载荷辨识、煤矿动力灾害防控等前沿课题。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开平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副监事长、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致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韩军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教授分别致辞。 力学设计与反问题,是力学研究具活力、具挑战的领域之一,也是破解工程“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环。重大装备的高可靠、长寿命、极端环境适应,都离不开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的理论突破与技术支撑。研究领域在航天、航空、机械、矿业等具有重要应用与支撑作用,开展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研究是运用“由果溯因”的思维方式,从全新视角突破传统正问题研究的局限,对推动基础理论发展、工程技术进步与撑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会专家从“反问题思维范式”的拓展,到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再到学科发展“已知现象”向“未知机理”的迈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辽宁大学潘一山教授参会并作了题为《液压冲击试验机研制及应用》的大会特邀报告,潘教授围绕煤矿冲击地压动力灾害问题,从防刚性冲击设计、整机安装、监测系统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冲击地压的能量释放和能量吸收相关防冲装置,明确了大冲击实现方法。 本次大会特邀报告环节精彩纷呈,共计18位领域内专家学者带来前沿分享。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彭海军教授作了题为《连续型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的报告,湖南大学周加喜教授作了题为《准零刚度阻振超材料:机理、设计与调控》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周生喜教授作了题为《振动能量俘获与利用中的非线性问题》的报告,同济大学孙秀婷教授作了题为《仿生隔振器动力学设计及时滞控制》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徐超教授作了题为《连接结构动力学:从微观形貌到宏观响应》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程长明教授作了题为《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辨识研究进展》的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辰副教授作了题为《飞行器动力学感知、重构与控制的集合理论研究》的报告。诸位专家展现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内容涵盖结构动力学反问题、工程系统动力学控制、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等众多前沿方向,为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深度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会议围绕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的研究进展、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融合与碰撞,有力支撑了动力学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