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全国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在南京顺利举行。会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宁波大学、河海大学、佛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吉首大学联合承办。全国68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26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围绕“南海岛礁工程的环境力学问题”主题,完成129场学术报告,系统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基础理论—材料结构—工程应用”全链条最新突破。
会议名誉主席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宇雷教授,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副校长牛荻涛教授,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王磊教授,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郑愚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孙洪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河海大学鲁春辉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孙国文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柯世堂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同济大学张祖华教授、广西大学陈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清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张婷婷教授、东南大学张嘉文教授、河海大学许文祥教授和合肥工业大学郭柄霖教授等,会议共同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红发教授、宁波大学陈建康教授、佛山大学杨新华教授等出席了大会。
11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和特邀报告会,开幕式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院长张卓然教授主持。刘宇雷副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代表学校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南海岛礁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更是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海洋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本次会议汇聚全国最懂“力”“环境”“工程材料”和“工程结构”的专家学者,旨在解决岛礁工程“怎么建、用得久、扛得住、养得起”的世界性难题,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携手并肩,把论文写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南航始终秉承“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紧密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在南海岛礁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深远海风浪联合发电设施、海上浮式机场等领域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西沙和南沙设立了我国首批海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暴露试验站。期待携手与会学者,搭建起“力学-材料-土木-海洋-气象”多学科交叉平台,为南海岛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和力学支撑。
孙洪广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将力学前沿理论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攻克岛礁工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是力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本次会议聚焦“南海岛礁工程的环境力学问题”主题,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高起点、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机会,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为促进国内环境力学与岛礁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缪昌文教授、刘加平教授等13位著名专家学者受邀作大会特邀报告,大会共同主席陈建康教授等主持了大会特邀报告会。特邀报告内容紧密围绕岛礁工程在极端环境下面临的耐久性、多灾害耦合、智能感知与新能源利用以及海洋环境力学等核心挑战,系统展示了从材料机理、结构设计到全寿命防护的最新研究体系,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面突破。缪昌文教授介绍了我国《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刘加平教授分享了《岛礁防护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重要成果;陈达教授展示了《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混凝土组合结构》创新成果;牛荻涛教授总结了《极端热湿环境珊瑚骨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理论突破;王磊教授展示了《纤维复材材性特征及其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新进展;郑愚教授报告了《FRP增强轻质UHPC自供能自感知海洋漂浮单体结构关键技术研究》新思维;朱鸿鹄教授带来了《海岸工程光纤智能感知:技术与应用》创新成果;鲁春辉教授分享了《岛礁淡水透镜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新进展;陈国兴教授报告了《南海岛礁珊瑚砂土的液化特性》研究成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邵荃教授提出了《岛礁机场多风险耦合辨识与动态预警研究》新方法和面临的新挑战;佛山大学郭永昌教授介绍了《海洋环境作用下复合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研究成果;同济大学张祖华教授介绍了《超高性能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下的行为与应用前景》理论和技术成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贺贺副教授代表柯世堂教授报告了《数据物理双驱动台风-浪-流多灾害多尺度降阶模拟与深远海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新方法和新技术。大会主席余红发教授作大会总结报告。
11日下午,大会还设置了5个主题分会场和2场硕博论坛,主题分别聚焦南海岛礁工程材料、工程结构与机场工程、工程防灾与减灾、海洋与环境工程力学、工程应用前沿等五个方向,共带来116场学术报告。
会议筹备期间,会议共同主席和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征集方案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评审,确定“力聚·风环”图形为全国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的正式LOGO,设计理念根植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传承中国力学学会的形象标识,发展我国岛礁工程的环境力学内涵。大会共同主席杨新华教授主持。
大会主席余红发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向大会名誉主席、所有报告人、参会代表及组委会致以诚挚感谢,并表示,全国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始终以推动产业革新为使命,持续打造思想碰撞、技术交融与成果转化的平台。此次会议的圆满举办,不仅汇聚了全国力学领域的智慧结晶,更以创新思维为多方协同创新注入强劲动能,对服务“海洋强国”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下届会议申办单位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院长章子华教授向与会代表发出诚挚邀请。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