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激波与激波管

2006年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14日

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2006年度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技术学术会议;组团赴台湾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激波/漩涡相互作用讨论会;筹备2007激波与激波管技术前沿问题讨论会。

受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委托,在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代表的努力,第十二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于200672428日在洛阳胜利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86篇,论文集收入论文82篇,大会交流论文70篇,包括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在内的参会代表90多人。俞鸿儒院士、乐嘉陵院士、周丰峻院士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大会报告。这次会议发表的论文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        激波传播、反射、折射与相互作用;

2.        超声速燃烧与推进技术;

3.        高超声速流动模拟与实验;

4.        爆轰物理与脉冲爆轰推进;

5.        激波管技术与实验测量方法;

6.        爆轰爆炸波模拟与防护技术;

7.        激波在工业与医学方面的应用等。

这些论文集中反应了我国近两年来在激波理论与激波管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从论文分布来看,超声速燃烧与推进技术,激波传播、绕射与干扰流动模拟与实验技术成为这次会议的热点研究方向。这反应了国家安全与国家重大项目对激波相关气体动力学问题研究的需求,也代表了新世纪气体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由论文的内容来看,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工程应用。令人振奋的是,会议论文报告了一些基础研究的新思路、实验模拟的新方法,流动物理的新认识,实验测量的新技术。使学术研究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由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应用的新需求要求对激波相关流动物理问题的更深入的理解。从学科发展和工程需求来看,下面几个问题是应该重视和需要取得突破的:

1.        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模拟实验方法;

2.        考虑两相流动和精细化学反应机理的CFD计算平台;

3.        爆炸与爆轰现象的模拟与防护;

4.        高速流动燃烧的规律与过程控制方法。

上述问题的研究即具有基础研究意义,又能解决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希望这次会议反映出的问题能够引起我国激波学术界的重视,并期望在下一届学术会议上能出现更多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1978第一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开始,28年来在促进我国激波理论和激波管实验技术的发展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会议学术交流外,专业委员会在会议期间召开了全体会议。会议总结了激波理论与激波管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需要倡导的重要研究方向。 专业委员会决定自本次会议起设立优秀论文奖,重点鼓励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的成果,鼓励新探索、新发现,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生长,鼓励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会议的优秀论文从会议报告中遴选,优秀论文奖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倾斜,优先考虑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科研骨干。专业委员会还决定2007年召开激波与激波管技术前沿问题讨论会,请专业委员会委员从学科发展和工程需要出发,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和国防工业应用的新需求,深入开展研讨,以期对这些领域中与激波相关的流动物理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推动我国激波物理的研究进展。

2006116~11日,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组团赴台湾参加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激波/漩涡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大陆方面代表团由9人组成,发表论文9篇;台湾代表团有20人组成,发表论文14篇。会议受到了国立成功大学和大叶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专门接见了大陆方面代表团,举行了讨论会,探讨了近一步开展学术交流的可行性。第四届海峡两岸激波/漩涡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加强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增进了两岸科学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取得了圆满成功。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决定第五届海峡两岸激波/漩涡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在大陆主办。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