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物理力学

2022年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一、2022年亮点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副主任委员杨丽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委员张助华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主任委员郭万林院士团队发现了极性分子在材料表面蒸发直接产生电势的蒸发势(Joule, 2022, 6, 690-701);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吸湿-蒸发驱动的自维持水伏器件,实现了大气环境下能量捕获与持续输出(Nat. Commu., 2022, 13: 3643)。

副主任委员田永君院士团队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材料高压调控”正式获批立项。

委员吴恒安教授团队开展了非共价界面微纳结构材料多尺度力学和强韧化设计等物理力学方面的研究(JMPS, 2022. 158: 104560);研究了梯度纳米孪晶金属材料的极致增强机制等物理力学行为(PNAS, 2022. 119: e2116808119)。

委员单智伟教授团队经过对硅热法原理的长期研究研发了“含杂气化、梯度冷凝、吸附过滤、净密结晶”技术路线,在实验室环境证明可以通过硅热法直接生产出纯度高达99.995%的高纯镁,证明了产出低品质镁并非硅热法的本征属性。此后,团队研发了“阻热梯凝,温压双控”技术,并利用合作企业现有的横罐装备建成了国内首条1000吨/年3N5A级高品质镁示范线,实现了3N5A级高品质镁的工业化连续、稳定生产。在试验期内,试验线的单炉累计产量甚至略高于对比炉的产量,而每吨镁的生产成本仅仅略有增加。上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将提升整个镁产业链发展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委员段慧玲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了“相容性应变能释放率”这一定量描述晶界两侧变形不协调性的物理量,填补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基于统计理论量化了晶界本征的抗损伤性能,成功给出了微观上临界损伤应力呈现特定分布特征的物理解释(JMPS, 168: 105032, 2022);发现晶界强度的多样化会导致位错运动时材料内部的位错塞积出现极化,且极化应力的方向始终与外载相反,为背应力演化提供了新的理解(JMPS, 160: 104793, 2022)。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顺利完成了本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推荐工作,所推荐人员李雪梅顺利入选中国力学学会第8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成功组织中国力学大会2021+1物理力学分会场。由物理力学专委会负责承办的中国力学大会物理力学分会场于 2022年11月6日在线上成功举办。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郭万林院士在开幕式致辞,欢迎与会的专家和学者,并主持了上午第一节的四场报告。会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等全国14家科研单位的16位物理力学领域的优秀学者作学术报告,其中包括专委会委员赵亚溥、白雪冬、张田忠、祝文军、赵增秀等。本次会议报告精彩纷呈、讨论热烈,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物理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学术前沿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展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成功组织中国力学大会2021+1多相介质与智能系统物理力学专题研讨会。2022年11月07日,由物理力学专委会负责承办的中国力学大会MS53多相介质与智能系统物理力学专题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专题研讨会由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恒安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助华教授共同组织,联系人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仇虎教授。研讨会邀请了全国相关领域的14位优秀学者作学术报告。本次研讨会精彩报告纷呈、讨论热烈,充分展示了多相介质与智能系统物理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物理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郭万林院士的带领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和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师生集体观看了开幕会现场直播盛况,认真听取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所作的报告。观看过程中师生们欢欣鼓舞,倍感振奋,反响热烈。开幕会结束之后,郭院士勉励师生们要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做有大局观、了解国家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时代青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2023年工作计划

组织2023年物理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第三届物理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将于2023年4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承办单位为江南大学,会议负责人为赵军华教授。

组织首届力学前沿交叉论坛。因疫情原因,原定于2022年举办的首届力学前沿交叉论坛延期至2023年。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会议主席为郭万林院士,会议负责人为张助华教授。

专委会委员段慧玲教授团队将主办2023年IUTAM Symposium “Interface mechanics of complex flows and soft matter”。会议将由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承办,段慧玲教授与孙超教授为会议共同主席。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角度探讨复杂流动和软物质中的界面力学问题。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